第322章 番外三
關燈
小
中
大
第322章 番外三
共和十二年,春正月,有彗星亂入北鬥。丞相西巡雍州四郡,視天水馬場、棉田,至金城,由馬騰為中,會見附近大小羌族部落首領百二十人,許以通市。
秋八月,武威太守張猛作亂,九月,即被征西將軍馬超,並西域長史張遼所平。
共和十三年,丞相荀柔再次西巡,這一次是到涼州,穿行河西走廊,即從武威、張掖、酒泉、一直抵達敦煌玉門關,沿路視察吏治、商路、棉田,並在敦煌會見西域小國使臣。
商路還算通暢便行,小國也還順服,官吏有一二不佳,當時就處置了,只棉花推行並不順利。
涼州人口稀疏,常受周邊騷擾,習慣放牧,種植技術落後,尚未被馴服的棉,產量不高的棉,並不受當地百姓喜愛,況且原有的紡織技術、設備,也不適配。
長安城以輕盈、柔軟、溫暖著稱,為高門青睞,為文人稱頌,呼為雲布、雲被的東西,與他們幾乎沒有關系。
這是時機未至。
除了敦促太學農科博士改良品種,荀柔也再沒有其他辦法。
共和十四年,荀柔南巡益州至犍為郡,視益州步射軍。
秋七月,西域鄯善、月支等五十國送質至長安。
共和十五年,春二月,荀柔再巡雁門。
冬十月,荊州地震,荀柔親領太醫院醫藥局百五十人,並兵士、糧草,前往慰問安撫。
共和十六年,春正月。
一道上書,打破正為春計忙碌的朝堂。
清河太守徐奕上告,本郡恤孤寺五女令挪取官恤,以公肥私,請朝廷下旨查辦。
但當廷尉前往冀州細查後卻發現,此事竟牽連出冀州內數郡十數名恤孤寺令使和官吏,有女令與男性官員勾結並私通,甚至有人生下奸生子。
事一經傳報,朝廷上下頓時嘩然,清退女令呼聲一片。
大朝上,恤孤寺卿荀光強頂壓力與眾官辯論,以外官貪賄自古有之,非只女子,何以獨論,而私通之罪,當按婚姻律論,豈與貪賄相並。
但一些官吏以為,是恤孤寺用女官,才讓其與男性官吏有交接,勾搭私通,若是男性官吏則無這等問題。
又有官吏說民間淫奔成風,年輕男女無避,通奸、私奔事越來越多,皆是因為女子不安於室,希望朝廷重處,以正風氣。
荀光雖據理力爭,然她先因失察跪地請罪,已低了一頭,爭辯起來,難免左右支拙,難以招架。
荀柔見狀,示意劉曄等人出來攪合,差不多了便提出先擱置此議,改日再說。
事並不大,這幾年朝廷內風平浪靜,總要有人靜極思動,恤孤寺用女官,自有他考量所在,不會因此就讓人打破。
讓他稍感意外是,荀光並未向他求助,而是去找了鳳卿。
荀柔不由替妹妹嘆一聲。
他當然知道,她是想以鳳卿為引援,相互在朝上扶持,但阿音如今兒女雙全,已經推拒數次,眼看沒有繼續上進之心。
侄女前些年征戰辛苦,走到這一步已經足夠,就是他也不願再逼她了。
“這次可看清了麽?”
將軍府內,荀光目光沈甸甸地落在荀襄身上。
“……是。”
她也熟讀史籍,久歷朝廷,如何不懂。
當時她若在朝上,絕不會有那麽多官吏敢發聲,逼到姑母當堂跪地請罪的地步。
“我疏忽,識人不明,我認!”荀光低聲咬牙切齒,“可此事並這樣不簡單,他們是要侵奪女官官位!
“天下動亂,我們也有功於國,如今承平,卻要將我們一腳踢開我絕不答應!鳳卿,你你還不願覆出麽?”
“我去職數年,恐怕”
“其實這次朝堂上,我是有意擔下罪責。”荀光決定下猛藥。
荀襄一楞。
“因為我知道,阿兄會出面保全我,就算降職,將來還會再升上來。但我若不出面,阿兄定會重處失察的冀州恤孤寺長史和清河郡女史,以絕朝堂議論。”
姑母算計叔父?
荀襄下意識皺眉。
“入恤孤寺女官,大多出身名門,卻家道衰落,門戶不支,哪怕是罷官歸家,她們又將如何?”
“為官艱難,案牘勞形,朝夜奔馳,可她們也不想回家安享富貴,鳳卿,你知道為何?”
荀襄不自然地抿抿唇。
……她當然知道。
“不是所有女子,都有阿兄這般父兄。”
“你之舊部,軍中女將、校尉、文吏,這些年辭官歸家,皆如你一般自願麽?剩下的人,你也想見她們自願辭官麽?”
“鳳卿,阿芝也是女郎啊。阿兄可以關照你我,使我們進退從容,可阿芝呢?將來也能如此麽?”
荀襄默默咬住唇。
“阿薇當年,真是自願退學麽?”荀光沈聲問。
自願,也不是自願,情願與否,其中深意,只有身為女子才能體會。
她都忘了,自己其實也曾羨慕過兄長。
荀襄終於重重一點頭。
當姑侄二人聯袂至丞相府時,荀柔正召見現任廷尉滿寵。
等二人在一間單獨安排的靜室,喝了一盞花露,候了一刻鐘,被引至正堂前,幾乎與從裏出來的滿廷尉擦身而過。
荀柔端著一盞溫湯潤喉,見她們進來,不等行禮,便輕輕嗓子,讓二人坐下。
“我已令滿伯寧本月盡快結案,”他看向荀光,“撫恤之官,反侵奪百姓,身為表率,卻虧於私德,涉案官吏皆罪加一等,重罰,傳示天下,其餘則不多牽連,以免影響春耕。”
荀光頓時雙眸一亮,“阿兄”
“你既犯失察之罪,降階三級,罰奉六個月,仍行恤孤寺卿職事,所統如舊。”荀柔掩袖咳了兩聲,對露出喜色的阿妹笑道,“如何,放心了?”
只要可以,他當然願意成全阿妹進取之心。
“謝阿兄成全。”荀光鄭重一伏身,行了個大禮。
“以後要勤勉謹慎,事不可二。”荀柔笑著受了禮。
荀光知兄長公務繁忙,是插縫見她們,表示領受教誨後,立即向荀襄示意。
荀襄深吸一口氣,雙手觸地,伏身下拜。
“阿叔,我想回武學任教。”
“我知道學督之職叔父已另有派遣,然襄自以為從軍數載,小有心得,可傳後輩,願得兵法教授之職。”
曾經有爭心、不甘心、好勝心、進取心,也有怯心、怠惰心、貪逸心、避世心,至此都化為沈甸甸的責任。
人之一生,總有一些事責無旁貸。
她已經明白自己的道了。
夏五月,丞相東巡冀州、荊州,考察縣令以上實績,罷不效者,更至諸鄉縣,會見三老,與之共座談,賜年八十以上鳩杖、酒食。
共和十七年,夏四月,覆巡湘州。
揚州牧曹操上書,稱,揚州造大船出海數千裏,見舊典所記之拘奴國、朱儒國、至裸國、黑齒國及倭國,皆倭種,但自相攻伐。
其中,倭國即當年光武授印綬者,今由一女子為王,名曰卑彌呼,願詣天子朝獻請封。
直到咨詢過曹孟德派來的使者,荀柔方知,自己居然出了大錯。
他一直以為扶桑島在海中,還未與漢朝交通,而實際上,早在光武年間,“倭國”使者就已經到過中原,並且還領了光武帝印綬,是大漢朝廷官方承認的方國。
不過,他也很快明白,這個錯誤印象如何形成。
他令鴻臚寺與蘭臺寺查詢關於倭國記錄,竟除了光武時,只找到一筆,在安帝永初元年,“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,願請見。”
……也難為他們能在旮旯裏,找出這條記錄。
送的寒磣,連白雞、白鹿都沒有,朝廷沒召見,獻的人口也沒下文,實在是讓人想關註都難。
按使者說,此國粗鄙,有語言無文字,百姓窮困,衣不蔽體,貴族居土城,用器粗陋,不會縫紉,布匹直接披在身上,也沒有特產,窮得一塌糊塗。
荀柔又向使者打聽倭國礦業,他記得某島上有金銀礦,數量不少,然而並不出意料,使者表示根本沒聽說過,倭國只有一些粗糙的玉石礦,甚至都沒有貨幣。
他還想再掙紮一下,但等聽說倭國,其實是一大片海域,其中有二百多個小國,所謂倭人就是矮人種,是大漢命的名字,是其中一個被光武皇帝封了王,如今去過倭國的人,都說不清究竟有多少小國,有多少個島之後,荀柔終於徹底放棄了提前開發的主意。
自倭女王國綿延向南,至會稽郡東千裏,一路都是海島,島上居民大多近乎野人,都無文字,有的甚至沒有語言。
如此純樸,如此落後,荀柔覺得大漢不去傳播先進文化,不帶動落後,不張開懷抱將之納入種花家溫暖大家庭,簡直都虧。
至於用處,那總會有用,人口、土地、礦產、作物,那怎麽都會有用,反正也不費多少事。
卑彌呼的使者至長安,平均身高不足五尺,比起像像人更像猴子的使者,引起長安城的一陣好奇。
荀柔也親自見了一面,滿足好奇後就丟給鴻臚寺。
通驛,送質子,朝貢,三件套反正一個都不能少。
共和十八年,三韓入貢。
秋七月,洧水、潁水溢。朝廷使使者巡行,致醫藥,恤鰥寡孤獨,貧不能自存者粟,免二水附近二十縣稅賦。
共和十九年,夏五月,冀州、豫州大雨水,免五郡稅賦,使使者巡行河堤,恤鰥寡孤獨,貧困不能自存者。
共和二十年,夏四月,河南旱,丞相荀柔親至南陽、潁川、汝南、陳郡,視田、井、陂池、義倉,察縣令以上救災不利者,存恤鰥寡孤獨並貧困之人。
冬十月,鮮卑劫掠並州,鎮北將軍孫策逐之。
共和二十一年,夏五月,南方有疫。
令太醫署並軍醫署,前往診治,賜民醫藥。
秋九月,軍醫師祭酒張機上《傷寒雜病論》十二卷。書成,朝廷即詔各軍部軍醫師以上至京,習張氏傷寒治法,上方局刊印醫書,傳與天下。
共和二十二年,春,太醫令華佗上《中藏經》三卷,請以為太醫署所習正經。
“這是打起擂了?”荀柔執著上書不由一笑。
元華先生還如此有好勝心呢。
遞交的尚書連忙陪了個笑。
“行吧。”荀柔拿筆一勾,疲倦的揉揉額角,“讓華元華安心教授學徒,要多培養幾個殤醫派去軍中傳道,他不就贏了?”
反正仲景兄肯定願意。
這幾年時歲不順,水旱時作,難免有疫病,倒刺激了醫學發展。
荀柔揮手讓尚書離開,正要稍歇片刻,卻見一身玄色公服的尚書令荀彧,由侍從引領慢慢進來。
“阿兄?”荀柔有些驚喜,振作起身。
荀彧在堂下肅然一禮,這才去履上來。
“怎麽還如此多禮?”許多年來,荀柔見慣堂兄行事風格,依舊不免嗔怪兩句。
“禮不可廢。”荀彧就席案對面坐下,也依舊含笑回答。
“什麽要事,竟要尚書令親自前來?”荀柔隨口調侃。
要是大事,得有相應官吏並尚書臺諸部尚書一道,眼下又不像。
荀彧臉上笑意一斂,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本,雙手遞上前。
“大兄使我代呈辭表。”
荀柔一怔,取過奏表時手一抖,差點掉落。
他湊近燈臺細讀,果然是荀悅的辭表。
上面說,近來老病叢生,精力不足,不堪任事,請辭太學祭酒之職。
“大兄近來不好了?”荀柔回想上次見到荀悅,還是除夕家宴,當時看兄長似無不妥。
“大兄畢竟已近七旬。”荀彧低聲道,“自八年前重病後,大兄身體已漸衰弱。”
荀柔匆匆一算,長兄荀悅竟已六十八……
……啊。
他仿佛在這一刻,突然才發現光陰流逝。
是什麽時候,爽朗碩健的大兄,已經成印象中精深清臒的模樣?烏發何時換了白頭?
他竟回憶不起。
是幾時秋去春來,流年暗換。
“……請大兄歸家,好好修養。”荀柔最後只能如是道。
共和二十三年,春三月,丞相荀柔南巡益州,五月還京,不久病重。
闔眼再睜開,依舊漆黑一片。
到此為止麽?
荀柔艱難地側臥喘息。
“文若……公達……”
冰涼手被握緊,耳邊回應之聲,一輕、一沈。
“請,曹孟德回京,主持朝局……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共和十二年,春正月,有彗星亂入北鬥。丞相西巡雍州四郡,視天水馬場、棉田,至金城,由馬騰為中,會見附近大小羌族部落首領百二十人,許以通市。
秋八月,武威太守張猛作亂,九月,即被征西將軍馬超,並西域長史張遼所平。
共和十三年,丞相荀柔再次西巡,這一次是到涼州,穿行河西走廊,即從武威、張掖、酒泉、一直抵達敦煌玉門關,沿路視察吏治、商路、棉田,並在敦煌會見西域小國使臣。
商路還算通暢便行,小國也還順服,官吏有一二不佳,當時就處置了,只棉花推行並不順利。
涼州人口稀疏,常受周邊騷擾,習慣放牧,種植技術落後,尚未被馴服的棉,產量不高的棉,並不受當地百姓喜愛,況且原有的紡織技術、設備,也不適配。
長安城以輕盈、柔軟、溫暖著稱,為高門青睞,為文人稱頌,呼為雲布、雲被的東西,與他們幾乎沒有關系。
這是時機未至。
除了敦促太學農科博士改良品種,荀柔也再沒有其他辦法。
共和十四年,荀柔南巡益州至犍為郡,視益州步射軍。
秋七月,西域鄯善、月支等五十國送質至長安。
共和十五年,春二月,荀柔再巡雁門。
冬十月,荊州地震,荀柔親領太醫院醫藥局百五十人,並兵士、糧草,前往慰問安撫。
共和十六年,春正月。
一道上書,打破正為春計忙碌的朝堂。
清河太守徐奕上告,本郡恤孤寺五女令挪取官恤,以公肥私,請朝廷下旨查辦。
但當廷尉前往冀州細查後卻發現,此事竟牽連出冀州內數郡十數名恤孤寺令使和官吏,有女令與男性官員勾結並私通,甚至有人生下奸生子。
事一經傳報,朝廷上下頓時嘩然,清退女令呼聲一片。
大朝上,恤孤寺卿荀光強頂壓力與眾官辯論,以外官貪賄自古有之,非只女子,何以獨論,而私通之罪,當按婚姻律論,豈與貪賄相並。
但一些官吏以為,是恤孤寺用女官,才讓其與男性官吏有交接,勾搭私通,若是男性官吏則無這等問題。
又有官吏說民間淫奔成風,年輕男女無避,通奸、私奔事越來越多,皆是因為女子不安於室,希望朝廷重處,以正風氣。
荀光雖據理力爭,然她先因失察跪地請罪,已低了一頭,爭辯起來,難免左右支拙,難以招架。
荀柔見狀,示意劉曄等人出來攪合,差不多了便提出先擱置此議,改日再說。
事並不大,這幾年朝廷內風平浪靜,總要有人靜極思動,恤孤寺用女官,自有他考量所在,不會因此就讓人打破。
讓他稍感意外是,荀光並未向他求助,而是去找了鳳卿。
荀柔不由替妹妹嘆一聲。
他當然知道,她是想以鳳卿為引援,相互在朝上扶持,但阿音如今兒女雙全,已經推拒數次,眼看沒有繼續上進之心。
侄女前些年征戰辛苦,走到這一步已經足夠,就是他也不願再逼她了。
“這次可看清了麽?”
將軍府內,荀光目光沈甸甸地落在荀襄身上。
“……是。”
她也熟讀史籍,久歷朝廷,如何不懂。
當時她若在朝上,絕不會有那麽多官吏敢發聲,逼到姑母當堂跪地請罪的地步。
“我疏忽,識人不明,我認!”荀光低聲咬牙切齒,“可此事並這樣不簡單,他們是要侵奪女官官位!
“天下動亂,我們也有功於國,如今承平,卻要將我們一腳踢開我絕不答應!鳳卿,你你還不願覆出麽?”
“我去職數年,恐怕”
“其實這次朝堂上,我是有意擔下罪責。”荀光決定下猛藥。
荀襄一楞。
“因為我知道,阿兄會出面保全我,就算降職,將來還會再升上來。但我若不出面,阿兄定會重處失察的冀州恤孤寺長史和清河郡女史,以絕朝堂議論。”
姑母算計叔父?
荀襄下意識皺眉。
“入恤孤寺女官,大多出身名門,卻家道衰落,門戶不支,哪怕是罷官歸家,她們又將如何?”
“為官艱難,案牘勞形,朝夜奔馳,可她們也不想回家安享富貴,鳳卿,你知道為何?”
荀襄不自然地抿抿唇。
……她當然知道。
“不是所有女子,都有阿兄這般父兄。”
“你之舊部,軍中女將、校尉、文吏,這些年辭官歸家,皆如你一般自願麽?剩下的人,你也想見她們自願辭官麽?”
“鳳卿,阿芝也是女郎啊。阿兄可以關照你我,使我們進退從容,可阿芝呢?將來也能如此麽?”
荀襄默默咬住唇。
“阿薇當年,真是自願退學麽?”荀光沈聲問。
自願,也不是自願,情願與否,其中深意,只有身為女子才能體會。
她都忘了,自己其實也曾羨慕過兄長。
荀襄終於重重一點頭。
當姑侄二人聯袂至丞相府時,荀柔正召見現任廷尉滿寵。
等二人在一間單獨安排的靜室,喝了一盞花露,候了一刻鐘,被引至正堂前,幾乎與從裏出來的滿廷尉擦身而過。
荀柔端著一盞溫湯潤喉,見她們進來,不等行禮,便輕輕嗓子,讓二人坐下。
“我已令滿伯寧本月盡快結案,”他看向荀光,“撫恤之官,反侵奪百姓,身為表率,卻虧於私德,涉案官吏皆罪加一等,重罰,傳示天下,其餘則不多牽連,以免影響春耕。”
荀光頓時雙眸一亮,“阿兄”
“你既犯失察之罪,降階三級,罰奉六個月,仍行恤孤寺卿職事,所統如舊。”荀柔掩袖咳了兩聲,對露出喜色的阿妹笑道,“如何,放心了?”
只要可以,他當然願意成全阿妹進取之心。
“謝阿兄成全。”荀光鄭重一伏身,行了個大禮。
“以後要勤勉謹慎,事不可二。”荀柔笑著受了禮。
荀光知兄長公務繁忙,是插縫見她們,表示領受教誨後,立即向荀襄示意。
荀襄深吸一口氣,雙手觸地,伏身下拜。
“阿叔,我想回武學任教。”
“我知道學督之職叔父已另有派遣,然襄自以為從軍數載,小有心得,可傳後輩,願得兵法教授之職。”
曾經有爭心、不甘心、好勝心、進取心,也有怯心、怠惰心、貪逸心、避世心,至此都化為沈甸甸的責任。
人之一生,總有一些事責無旁貸。
她已經明白自己的道了。
夏五月,丞相東巡冀州、荊州,考察縣令以上實績,罷不效者,更至諸鄉縣,會見三老,與之共座談,賜年八十以上鳩杖、酒食。
共和十七年,夏四月,覆巡湘州。
揚州牧曹操上書,稱,揚州造大船出海數千裏,見舊典所記之拘奴國、朱儒國、至裸國、黑齒國及倭國,皆倭種,但自相攻伐。
其中,倭國即當年光武授印綬者,今由一女子為王,名曰卑彌呼,願詣天子朝獻請封。
直到咨詢過曹孟德派來的使者,荀柔方知,自己居然出了大錯。
他一直以為扶桑島在海中,還未與漢朝交通,而實際上,早在光武年間,“倭國”使者就已經到過中原,並且還領了光武帝印綬,是大漢朝廷官方承認的方國。
不過,他也很快明白,這個錯誤印象如何形成。
他令鴻臚寺與蘭臺寺查詢關於倭國記錄,竟除了光武時,只找到一筆,在安帝永初元年,“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,願請見。”
……也難為他們能在旮旯裏,找出這條記錄。
送的寒磣,連白雞、白鹿都沒有,朝廷沒召見,獻的人口也沒下文,實在是讓人想關註都難。
按使者說,此國粗鄙,有語言無文字,百姓窮困,衣不蔽體,貴族居土城,用器粗陋,不會縫紉,布匹直接披在身上,也沒有特產,窮得一塌糊塗。
荀柔又向使者打聽倭國礦業,他記得某島上有金銀礦,數量不少,然而並不出意料,使者表示根本沒聽說過,倭國只有一些粗糙的玉石礦,甚至都沒有貨幣。
他還想再掙紮一下,但等聽說倭國,其實是一大片海域,其中有二百多個小國,所謂倭人就是矮人種,是大漢命的名字,是其中一個被光武皇帝封了王,如今去過倭國的人,都說不清究竟有多少小國,有多少個島之後,荀柔終於徹底放棄了提前開發的主意。
自倭女王國綿延向南,至會稽郡東千裏,一路都是海島,島上居民大多近乎野人,都無文字,有的甚至沒有語言。
如此純樸,如此落後,荀柔覺得大漢不去傳播先進文化,不帶動落後,不張開懷抱將之納入種花家溫暖大家庭,簡直都虧。
至於用處,那總會有用,人口、土地、礦產、作物,那怎麽都會有用,反正也不費多少事。
卑彌呼的使者至長安,平均身高不足五尺,比起像像人更像猴子的使者,引起長安城的一陣好奇。
荀柔也親自見了一面,滿足好奇後就丟給鴻臚寺。
通驛,送質子,朝貢,三件套反正一個都不能少。
共和十八年,三韓入貢。
秋七月,洧水、潁水溢。朝廷使使者巡行,致醫藥,恤鰥寡孤獨,貧不能自存者粟,免二水附近二十縣稅賦。
共和十九年,夏五月,冀州、豫州大雨水,免五郡稅賦,使使者巡行河堤,恤鰥寡孤獨,貧困不能自存者。
共和二十年,夏四月,河南旱,丞相荀柔親至南陽、潁川、汝南、陳郡,視田、井、陂池、義倉,察縣令以上救災不利者,存恤鰥寡孤獨並貧困之人。
冬十月,鮮卑劫掠並州,鎮北將軍孫策逐之。
共和二十一年,夏五月,南方有疫。
令太醫署並軍醫署,前往診治,賜民醫藥。
秋九月,軍醫師祭酒張機上《傷寒雜病論》十二卷。書成,朝廷即詔各軍部軍醫師以上至京,習張氏傷寒治法,上方局刊印醫書,傳與天下。
共和二十二年,春,太醫令華佗上《中藏經》三卷,請以為太醫署所習正經。
“這是打起擂了?”荀柔執著上書不由一笑。
元華先生還如此有好勝心呢。
遞交的尚書連忙陪了個笑。
“行吧。”荀柔拿筆一勾,疲倦的揉揉額角,“讓華元華安心教授學徒,要多培養幾個殤醫派去軍中傳道,他不就贏了?”
反正仲景兄肯定願意。
這幾年時歲不順,水旱時作,難免有疫病,倒刺激了醫學發展。
荀柔揮手讓尚書離開,正要稍歇片刻,卻見一身玄色公服的尚書令荀彧,由侍從引領慢慢進來。
“阿兄?”荀柔有些驚喜,振作起身。
荀彧在堂下肅然一禮,這才去履上來。
“怎麽還如此多禮?”許多年來,荀柔見慣堂兄行事風格,依舊不免嗔怪兩句。
“禮不可廢。”荀彧就席案對面坐下,也依舊含笑回答。
“什麽要事,竟要尚書令親自前來?”荀柔隨口調侃。
要是大事,得有相應官吏並尚書臺諸部尚書一道,眼下又不像。
荀彧臉上笑意一斂,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本,雙手遞上前。
“大兄使我代呈辭表。”
荀柔一怔,取過奏表時手一抖,差點掉落。
他湊近燈臺細讀,果然是荀悅的辭表。
上面說,近來老病叢生,精力不足,不堪任事,請辭太學祭酒之職。
“大兄近來不好了?”荀柔回想上次見到荀悅,還是除夕家宴,當時看兄長似無不妥。
“大兄畢竟已近七旬。”荀彧低聲道,“自八年前重病後,大兄身體已漸衰弱。”
荀柔匆匆一算,長兄荀悅竟已六十八……
……啊。
他仿佛在這一刻,突然才發現光陰流逝。
是什麽時候,爽朗碩健的大兄,已經成印象中精深清臒的模樣?烏發何時換了白頭?
他竟回憶不起。
是幾時秋去春來,流年暗換。
“……請大兄歸家,好好修養。”荀柔最後只能如是道。
共和二十三年,春三月,丞相荀柔南巡益州,五月還京,不久病重。
闔眼再睜開,依舊漆黑一片。
到此為止麽?
荀柔艱難地側臥喘息。
“文若……公達……”
冰涼手被握緊,耳邊回應之聲,一輕、一沈。
“請,曹孟德回京,主持朝局……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